在梅州过年都有哪些习俗?

梅州 更新于:2025-04-12 09:08
  • 春荣

    梅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,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在春节期间,梅州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梅州过年习俗:
    1. "贴春联":春节期间,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,寓意着吉祥如意。
    2. "扫尘":在春节来临之前,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,以示除旧迎新。
    3. "做年糕":梅州人过年时会制作年糕,寓意着年年高升。
    4. "拜年":春节期间,人们会穿上新衣服,互相拜年,表达祝福。
    5. "吃年夜饭":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,家人团聚,共享美食。
    6. "燃放烟花爆竹":春节期间,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,以驱邪避凶。
    7. "拜神祭祖":春节期间,人们会到庙宇或家中祭拜祖先和神灵,祈求来年平安。
    8. "舞龙舞狮":春节期间,舞龙舞狮是必不可少的节目,寓意着吉祥如意。
    9. "送灶神":在春节前夕,人们会举行送灶神的仪式,以感谢灶神在过去一年里的照顾。
    10. "赏花灯":春节期间,梅州地区会举办花灯展览,人们可以观赏各种精美的花灯。
    11. "客家山歌":春节期间,梅

    举报
  • 欢快溪流Z9uSm9


    梅州是世界客乡,这里保存了许多客家人的传统习俗,作为百节之首的春节来说也不例外。下面我们就聊聊梅州人的春节习俗。

    梅州人客家人春节习俗:


    “百节年为首”,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。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。九、十月开始晒番薯片、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。“冬至”一到,开始蒸酒。年近三十日,家家户户要蒸糖糕、做米果、杀猪、做豆腐、宰鸡等,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。

    祭灶

   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,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,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,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,一送一迎,都要摆置酒肉、糖果、甘蔗、米果等,在灶前烧香、点烛、放纸炮。

    入年界

   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,入“年界”,加紧准备过年,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。入年界限后,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,不能讲不吉利的话。在入年界前后,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,打扫卫生。要清洗厨桌板凳,洗晒被褥蚊帐,干干净净过年。

    过大年

    大年三十,也就是除夕,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、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。这天上午,家家户户要拜菩萨、敬神。大年三十,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,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,谷仓门上、禽畜栏前、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,叫做“封岁”,也叫“上红”。大人小孩都要洗澡,穿上新衣,干干净净过年。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,布置香案,摆起鸡、鱼、肉、果品等,敬奉祖先。

    除夕晚上,吃团圆饭,菜肴丰盛。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,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。饭前,要先给祖先筛酒,将酒洒地,然后开始吃饭。席间,老人小孩吃鸡腿,以示尊老敬幼。

    守岁

    吃罢团圆饭,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,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。晚上要守岁,辞旧岁,迎新春,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,叫“点岁火”,有些地方牛栏、猪舍也要点上灯。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,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。

    开大门

    正月初一按《通书》规定的吉利时辰(卯时)开大门,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,响彻云霄。

    拜年

   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。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。小孩们穿着新衣,欢乐嘻戏,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:“公公叔叔家发财,糖子饼果拿给涯(我)。”

    正月初二,走亲戚拜年。特别是新婚女婿(岳家会用书贴来请)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。一般小俩口一起去,也有只女婿一人去;有的当天回来,也有住五、六天的。去时要带小母鸡、米果、糖果和香烛、鞭炮等,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、点烛、放鞭炮。中午岳家请客,女婿要喝醉,不醉不热情。

    吃岁饭

    初三早上吃“岁饭”(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,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),饭上插上筷子,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,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,有的还要放上桔、柚等水果。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“当天”神位上,供奉天神和祖先。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,有鸡有肉,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。初三不能杀生,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。

    出年界

    正月初五,出年界。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,纸门帘要取下烧掉,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。

    举报
  • 酱紫的阿满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