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梅州市首场“智汇乡村·助力振兴”活动走进蕉岭,赋能农村创业青年
“智汇乡村”不是喊口号,是直接把银行卡、技术包、5G基站塞进老乡怀里。
蕉岭那场活动散场才俩月,500亩富硒水稻已经插秧,田埂边竖着“专家微信二维码”,扫码就能问“叶子发黄是不是缺锌”。
最现实的是钱。
市人社局把贴息贷款从30万提到50万,担保方式从“抵押房产”改成“村委会盖章+项目书”,三个返乡小哥上周已拿到第一笔30万,准备把废弃烤烟房改成冷链仓库。
陈俊更猛,活动结束当晚就开直播,把柚子切开爆汁的画面剪成15秒短视频,投流只花800块,15天卖出去年一整季的35%,现在他每天带5个农户练口播,口号是“不会卖货的农民不是好主播”。
技术也落地。
省里新派的两位柚果专家直接住进三圳镇,带了一箱绿色诱虫板,一晚上帮果农省了两次打药人工,成本从每亩180块降到70块,果农把专家照片贴在三轮车上,当门神使。
下一步更卷。
兴宁11月搞预制菜专场,现场直接摆10口大锅,煮客家盐焗鸡,香味飘到国道,司机停车问“能不能加盟”。
平远12月把文旅局、民宿老板、咖啡师拉到一起,目标是把柿子做成“可以打卡的冰淇淋”。
联通悄悄捐了20套5G田头站,摄像头一对准稻田,手机就能看到叶片放大50倍,一位大爷第一次用,惊呼“这比我老花镜还清楚”。
关工委把65个返乡大学生拉了个群,名字简单粗暴:“创客联盟”,群公告只有一句——“每周三晚上8点,腾讯会议,谁的项目进度慢,谁开摄像头做俯卧撑”。
省厅调研组上周来转了一圈,临走留下一句话:“别搞花活,明年把‘贷款+技术+直播’做成一键申请,复制到粤东粤西,就算你们赢。
”
所以,别再问乡村振兴远不远,去蕉岭看看,田里插的不是秧,是二维码;树上挂的不是果,是收款码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