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市集、品美食超尽兴!梅州院士广场两大活动续航两月,随时打卡

梅州 更新于:2025-10-08 10:56
  • 撼声合加

    院士广场把柚子做成啤酒,把夜色做成生意,梅州这次直接把“国庆”拉长到11月底,摆明告诉全省:我不靠门票赚钱,我靠你们留下来过夜。

    30万亩柚子、50万吨产量,数字看着大,可去年产地收购价跌到三毛五一斤,柚农连夜把果倒进鱼塘。

    急,农民更急,于是“万柚引力”出场,把柚子塞进啤酒瓶、润喉糖、橘红饮,贴上“手信”标签,价格翻五倍。

    现场一杯金柚啤酒卖18元,成本不到两块,毛利比卖鲜果高七倍,这叫“产业自救”?

    这叫“价值搬家”——把田头亏掉的钱,从游客口袋里补回来。

    美食档口更直接。

    客家腌面一碗成本1块2,卖12;盐焗鸡腿进货4块5,卖25。

    官方数据说夜间经济同比增18%,可没告诉你的是,这18%里七成来自“围龙烟火”摊位租金和抽成。

    摊位费3米长条桌每天800元,外加营业额20%抽点,不交就别想挂“官方认证”红灯笼。

    摊主算过账:一天卖200碗腌面才刚够给交租,剩下那点赚头,靠翻台率硬撑。

    游客吃得香,摊主忙得脚打后脑勺,月底一算,银行存款没涨,血压倒升了。

    无人机300架,每晚8点准时升空,拼出“世界客都”四个大字,电费加机组人工一晚6万,票却一张不收。

    图什么?

    图的是把人流钉在广场,好让旁边20家新开的民宿入住率从三成飙到八成。

    国庆7天,院士广场日均1万人,隔壁酒店平时180元的标间直接涨到420元,还满房。

    灯光秀是饵,住宿才是真生意,这一招,西安大唐不夜城两年前就玩过,梅州只是把“不倒翁小姐姐”换成“客家小姐姐”,套路一模一样。

    活动一口气续到11月30日,因为柚子销售季只剩60天,再往后鲜果糖度掉、口感渣,深加工生产线也要停机。

    把“国庆”做成“国庆档”,说穿了是给产业续命:让柚子以啤酒形态继续卖,让腌面以“非遗”名义继续涨,让游客以“文化”理由继续住。

    文旅局内部文件写得很白——“力争把农产品销售周期延长45天,拉动综合收入不低于3亿元”,文件没写的那句是:能拉多少算多少,明年行情谁也不敢保。

    最妙的是“随时打卡不赶趟”这句宣传。

    潜台词:别扎堆,把人流匀到每周,这样酒店不用降价,摊位不用减租,连环卫工都能轮班倒,运营成本直接腰斩。

    一句话,用时间换空间,让游客替产业淡季买单,还把“错峰出行”说得像福利,公关话术省下来的广告费,又够多飞两次无人机。

    梅州把柚子酿成酒,把夜色熬成油,再请全省来买单,这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
    可明年柚子价再跌,还能再办两个月“啤酒节”吗?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