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为客家人听不懂客家人是段子,其实它是正在发生的语言现实。
河源龙川和紫金的人,说的不是“口音重的客家话”,而是一种和梅州客家话并列的方言片区——官方刚在2025年白皮书里盖了章,叫“东江片”。
我去年在龙川坐公交,报站用的是梅州话,后排老伯听完皱眉:“这讲的啥?
咋跟咱村口阿婆说的不一样?
”后来才知道,他家祖上三代都说东江话,和梅州话的词汇相似度不到七成,声调却像两套系统。
公交公司试过只播普通话和梅州话,结果龙川乘客投诉率飙升,最后不得不加第三种——他们自己的话。
这不是谁“听不清”,是语言在悄悄分家。
省非遗中心的专家说,东江话的音系差异已经够得上“分区标准”,不是口音问题,是分支问题。
就像粤语和广州话的关系,你不能说广州人听不懂潮汕话是“口音重”,他们根本是两条线。
现在年轻人会说普通话,但老人还在用东江话骂人、哄孙、唱山歌。
他们不觉得这是“客家话的变体”,这就是他们的语言。
梅州人来旅游,听不懂他们说话,不是对方太土,是你们压根不在同一个语言地图上。
下次再有人说“客家人内部都互通”,你可以回一句:那你怎么解释,龙川人听梅州话,和听福建话一样费劲?
语言不是情感认同,是声音的地理。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