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新春伊始,梅州大地处处呈现勃勃生机。
企业生产线开足马力忙生产、重点交通项目热火朝天推进……在南方号·梅州矩阵里,可以看到各行各业加速开工复产,抢抓机遇、乘势而上。
当春节的鞭炮声渐渐远去,沉寂了一个寒假的校园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,迎来了新春开学季。不少南方号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,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教育,为学生们的新学期增添色彩。
此外,春节后也是群众换岗求职高峰期,梅州积极开展“春风”送岗促就业服务,举办多场招聘会,提供丰富就业岗位,助力企业招工和劳动者就业,全市各地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,为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实干开新局 重点建设项目火力全开
新春伊始,万象更新,在南方号·梅州矩阵里,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,不少企业准时开工生产、项目建设快马加鞭,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。
走进位于梅州经开区的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房,偌大的线路车间,工人在监控设备,全自动化机械臂灵活挥动,每小时对近500张线路板进行前处理,一片繁忙景象。
“我们这边已经全线开工,老厂这边有2000多人,基本上已经到位了。目前订单情况良好,态势稳步向好,我们会积极储备一些人员,为新项目做好人员储备。”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黄洪勋介绍。
在另一边,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也在顺利推进,新厂区门口的道路已经硬底化,办公研发大楼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,项目首期两栋长360米、宽80米的主体生产厂房已经封顶,正在进行内部装修;厂房旁边,可容纳4000多名员工的宿舍区也已经竣工,宿舍区旁边还配套建设了员工饭堂和活动中心。新项目建成并满产运营后,预计可年产高端印制电路板(PCB)360万平方米,主要产品为高频高速板、HDI板、高多层板、封装基板等,广泛应用于5G通信、服务器、MiniLED、工控、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。
不同的项目、不同的场地,却有同样的火热。据南方号“客居南方”消息,2月18日,平远县2025年现代化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在梅州平远高新区举行。这是平远县持续以重点项目建设“打头阵”,为全年拼经济、促发展吹响号角。
此次平远县集中动工的总投资30.28亿元的6个项目,涵盖了新型建材、智慧储能、装备制造、精深加工等多个先进制造领域,高度契合平远发展需求,将为平远点燃发展新引擎,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增添新动能。
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开足马力复工复产。受访者供图
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也按下“快进键”,据南方号“梅州发布”消息,汕梅高速改扩建、瑞梅铁路、武梅铁路等交通在建项目纷纷开足马力,有序推进复工复产。
大型机械设备阵阵轰鸣,压路、运输等车辆往来穿梭,施工人员紧张忙碌作业……在位于粤东山岭重丘区的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大亨大桥、水车互通等建设现场,节后复工复产迅速推进,各项施工有序开展。
“复工前,我们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了安全培训,进行了全面性安全检查,满足复工条件的工点才可复工。重视复工复产‘六个一’,坚决做到安全管理到位、防范措施落实、隐患问题清零。”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管理处主任孙克强介绍,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中建成通车,2025年是项目基本完成主线建设任务的关键之年,目前瞄准节点拼进度,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重大项目建设既是稳增长的“压舱石”,也是扩内需、惠民生的关键支撑。眼下梅州各企业、各在建项目按下建设“加速键”,吹响开工复产“冲锋号”,在南方号里合奏一首春日建设“奋进曲”。
学子启新程 多彩开学活动启新篇
新春伊始,梅州市各中小学、幼儿园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,校园里洋溢着欢乐与活力,一场场别具特色的开学活动,为学生们的新学期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梅州市各大中小学、幼儿园正式开学。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摄
据南方号“客居南方”消息,2月13日,梅州市各大中小学、幼儿园正式开学,不少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学仪式,让学生们在欢乐中感受文化魅力。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在开学当天,鼓号队早早守候在校门旁,激昂的音乐营造出喜庆氛围。升旗仪式后,该校党总支书记张伟良以电影《哪吒2》和“DeepSeek(深度求索)”为例,为学生们上了思政第一课,鼓励孩子们不畏艰难,努力成为对祖国、对社会有益的人。
梅州市各大中小学、幼儿园正式开学。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摄
梅州市文玉幼儿园则准备了“吃捞福面”活动,大厨们现场展示面条制作技艺,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享用“福面”,让孩子们再次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氛围。梅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孩子们提着红包制作的灯笼,在家长陪同下走进幼儿园,老师们送上寓意“平平安安”的苹果,并在开学典礼上带来舞狮表演,普及舞狮文化,让孩子们体会客家文化和精神的精髓。
梅州市各大中小学、幼儿园正式开学。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摄
在迎接新学期的同时,不少南方号也关注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。开学前夕,南方号“客居南方”为家长们整理了一份“开学收心”指南,帮助孩子们从春节假期顺利过渡到新学期,以最佳状态迎接新挑战。开学正值流感、诺如病毒感染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,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支招预防传染病。专家提醒,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遵守咳嗽礼仪、不随地吐痰,家庭要常通风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。学校要做好晨检午检工作,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,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,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。
此外,兴宁市还开展了“开学‘消’隐患,安全第一课”主题宣传活动。2月17日下午,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教育局走进兴宁市齐昌中学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模式,为师生们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。授课内容涵盖防火、灭火、逃生、自救等方面,让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。活动还举行了“消防安全教育课本赠书仪式”,并组织师生开展逃生疏散演练,手把手教授灭火器使用方法,切实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防自救能力。
兴宁市齐昌中学开展“开学‘消’隐患,安全第一课”主题宣传活动。 受访者供图
新学期,新气象。梅州各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教育,为学生们的新学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,孩子们将在校园里茁壮成长,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就业新选择 精准服务暖民心
春节后是企业开工复产关键期,也是劳动者换岗求职高峰期,全市各地的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。
据南方号“梅州发布”推送文章《20场招聘活动提供3.21万个岗位!我市各地全力促就业保民生助发展》消息,2月14日,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,为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工服务工作,全力促就业、保民生、助发展,今年1月以来,梅州市已组织招聘活动20场,合计提供就业岗位3.21万个,促进供需双向匹配。
梅江区举办“春暖梅江”招聘会。 受访者供图
就业是民生之本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,一头连着经济大局。今年以来,梅州大力开展“春暖梅州”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招聘活动、“校园招聘会”等各类型就业服务招聘活动,广泛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,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、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,帮助用人单位缓解招用工问题,促进各类群体更高质量就业。据统计,2025年以来,全市已举办招聘活动20场,其中线上11场、线下9场,进场企业798家,提供就业岗位3.21万个,吸引求职者2.86万人次,达成就业意向5471人次。
梅江区举办“春暖梅江”招聘会。 受访者供图
此外,为深入了解企业招工留工需求、稳岗就业措施等情况,梅州市各级人社部门早部署、早行动,密集开展“送政策、送资金、送服务”活动,走访重点用工企业,通过座谈会、走访企业等方式了解企业需求,助力企业纾困稳岗。2025年以来,全市人社部门累计举办企业走访、政策宣讲、业务讲座、仲裁调解等活动30多场次,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,确保企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。
在梅县区招聘会现场,企业相关负责人当起了“摊主”,热情“吆喝”,吸引求职者纷纷驻足。据了解,此次招聘涵盖制造业、服务业、信息技术、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,从新媒体运营、工程师到普工、服务类岗位应有尽有,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,满足求职者的多样化需求。
“刚过完年想留在梅州发展,就来招聘会现场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工作,招聘岗位还是挺多的,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”求职者李女士说。
在蕉岭,为鼓励广大适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,积极踊跃报名参军,县征兵办以“春暖梅州”暨“蕉岭一番禺”劳务对接蕉岭现场招聘会为契机,组织征兵办工作人员、蕉城镇专武干部到招聘会现场摆摊设点。
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通过政策宣讲、派发宣传手册、现场解答等方式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应征入伍基本条件、报名流程,以及服役期间的待遇保障、退役后的就业创业和升学等优惠政策,向群众和适龄青年作了详细介绍,让大家对征兵政策有了更清晰、更全面的认识。同时,县征兵办还邀请退伍军人现身说法,他们用自己的从军经历,讲述了在部队中的成长与收获,分享了军旅生活的点滴和难忘瞬间,让适龄青年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军队的魅力和军人的荣耀,进一步激发了适龄青年投身军旅、报效国家的热情。
相关
梅州高质量发展:AI眺望下的新未来
近日,梅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,为2025年的发展定下基调。在此背景下,一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,凭借其“深度思考”和“人味儿对话”的能力,对梅州的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独特的见解。南方号“客居南方”对此进行了梳理。
DeepSeek认为,梅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,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,梅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制造业基础,可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升级。农业现代化上,依托梅州的金柚、茶叶等特色农产品,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,推广智慧农业技术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打造区域品牌。制造业升级上,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产业,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互联网技术。
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,梅州应积极布局绿色能源产业,利用丰富的山地和光照资源,发展光伏、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,推动能源结构优化。同时,依托生态优势,发展中医药、健康食品、康养旅游等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,打造“健康梅州”品牌。数字经济方面,加快5G网络、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发展电子商务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。
文旅产业是梅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梅州作为“世界客都”,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和生态资源。文化旅游上,深入挖掘客家文化、红色文化、侨乡文化等资源,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,开发文化创意产品。生态旅游上,依托雁南飞茶田、阴那山、五指石等景区,发展生态旅游、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,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。节庆经济上,如通过客家山歌节、柚子节等节庆活动,提升梅州的知名度和吸引力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。梅州需制定针对性强、操作性高的产业扶持政策,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落户。同时,优化政务服务,降低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,提升投资便利度。人才引进方面,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,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加强区域合作,融入大湾区发展也是梅州的重要方向。梅州应与大湾区城市建立产业协作机制,承接电子信息、智能制造等产业的转移,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。加快梅州至大湾区的高铁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缩短时空距离,促进资源要素流动。利用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,推广梅州的特色产品和文旅资源。
推动绿色发展,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梅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梅州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建设绿色生态屏障。发展循环经济、低碳经济,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,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区。优化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,提升城市品质,吸引人才和资本集聚。
创新驱动是增强发展动力的关键。梅州需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,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。
发展县域经济,促进城乡融合也是梅州的重要任务。各县(市、区)应推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不断走深走实,统筹县的优势、镇的特色、村的资源,发展特色产业,如丰顺的电声产业等。通过发展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等,推动乡村振兴,缩小城乡差距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提升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,增强农村发展活力。
总之,梅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必须坚持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、区域协同的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、生态、农业等方面的优势,同时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格局。通过产业升级、文旅融合、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,梅州有望成为粤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。
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+
整理:马吉池 罗蔚然
【作者】 马吉池;罗蔚然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举报
